3月21日下午,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州博开讲啦——清水江考古》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走进凯里市第四小学,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专家讲座、文物讲解、微型展览、互动问答等形式,带领学生探寻清水江流域的古老文明,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同时,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本次活动在抖音平台全程直播,吸引了大批
2025-03-282025年3月19日下午,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州博开讲啦--红军走过我家乡》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凯里市第一初级中学举行。活动以红军在黔东南的足迹为主线,通过专题讲座、互动问答、微型文物展、线上直播等形式,串联起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为300余名师生打造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黔东南州是一片拥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热土,承载着“黎平会议”“转兵
2025-03-213月17日下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迎来一位特殊的访客。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肇兴侗寨,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说,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肇兴,侗语称Saok(照),意为最早的寨子,后取兴旺发达之意
2025-03-18“天上雷公最大,地上萨岁最大”。侗族人(特别是侗族南部方言区)普遍认为“萨玛”(也称“萨岁”“萨老”等)是他们心目中最高位的母神、最伟大的女英雄,因而对她虔诚崇拜,每年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便逐步形成了萨玛节。自宋代陆游笔下“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的记载至今,这场以女性为主角的祭祀,已跨越千年时光,成为母系文化遗存的活
2025-03-11瑞蛇踏云至,新岁谱华章。在第一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春节,为喜迎乙巳蛇年,让公众体验新年的民俗风情,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在1月29日-30日,推出“遗香四溢 年俗盛典”新春非遗闯关活动陪广大群众一起过大年。众多市民和游客朋友齐聚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通过趣味闯关的形式,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03-112025年2月26日,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创新推出的《锦绣文博专家讲》专题线上大讲堂首期直播引发关注热潮。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这场以“侗族建筑文化和风情”为主题的讲座,特邀侗学专家、黔东南州侗学会监事吴定国担任主讲嘉宾,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侗族文化探索之旅。 作为深耕侗族文化研究的
2025-03-03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不仅是春回大地、万木吐新的象征,更是苗族人民祭桥祈福的重要日子。在黔东南地区,苗族人民深信人降生到世间,都是从“桥”上过来的。据苗族古歌《枫木歌》记载,始祖姜央为祈求子孙平安,以枫木为桥沟通天地神灵。因此,苗族人民将桥看作连接阴阳两界的通道,并衍生出“修桥补路、护佑人丁”的民俗传统。200
2025-03-03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自开设品牌社教活动《州博开讲啦》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为继续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社会教育作用,近日,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州博开讲啦—喧嚣的寒武纪》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走进凯里市第一初级中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不一样的课程。在凯里市第一初级中学阶梯教室,讲解员先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化石
2024-12-09为全面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普及化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号召,于2024年11月15日,在凯里市第七小学举办了《州博开讲啦—喧嚣的寒武纪》科普进校园活动。我馆转变传统展览形式,将珍贵的化石科普资源直接带入校园,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第二课堂
2024-11-19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即将到来的团圆时刻,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温馨的节日氛围,9月17日,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秋漆扇社教活动。活动伊始,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详细讲解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漆扇的历史发展与工艺特点,让大家对中秋节有了更全面、更深刻
2024-09-18传真:0855-8061500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 (16:30停止入场,节假日不休),周一闭馆维护(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咨询热线:
0855-8068089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