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博开讲啦|竹编进校园,非遗共传承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2025年文化和遗产日来临之际,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于5月23日将“指尖上的艺术·魅力竹编”送进了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朋友们近距离感受竹编工艺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激发青少年对非遗技艺的兴趣与保护意识。
此次活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王灵妍分享馆藏竹编藏品--饭卣和蚂蚱篓的故事;二是邀请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竹编工艺(三穗县)州级非遗传承人--杨杜娟讲授三穗竹编历史以及技艺;三是在传承人指导下,学生朋友现场分组参与竹编实践操作,从简单的“经纬编织法”入手,学习制作竹编冰箱贴。
现场参与活动的学生朋友们,通过亲身体验,不仅掌握了基本编织技巧,更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细致与乐趣,以及竹编非遗技艺的匠心精神。他们拿着亲手编制的作品发出感慨:“原来一根竹子能变成这么多艺术品!自己编的时候虽然很难,但完成作品特别有成就感。”此外,现场还通过问答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朋友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理解。
此次活动共有200余名师生参与,学生们从“旁观者”转变为“体验者”,在实践中领悟了非遗技艺的独特价值。此次竹编技艺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次地方民族非遗技艺传播,更是一堂生动的德育美育课。学校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今后持续与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合作,开展更多非遗进校园活动,让传统技艺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