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斗笠

时间:2024-06-21 14:52:54 | 浏览: 1104

斗笠是用竹篾和棕丝纺织而成,用于遮阳光和挡雨水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斗笠起始何时,无 证可考,但它早为人类所用。如《诗经》有“何蓑何笠”,唐代张志和《渔父》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代柳宗元《江雪》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笠帽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而称为“斗笠”。州民族博物馆里收藏的斗笠,产于三穗县20世纪80年代,为国礼的同款产品。


三穗斗笠沿革

据《三穗县志》记载:“三穗斗笠,是传统名牌产品。清嘉庆年间,瓦寨晓隘黄姓人从思南习艺传入。”由此可知三穗斗笠距今约227年。长期以来,瓦寨就是三穗斗笠的主产区。最初编织的斗笠,是用泥巴做模型,为顶尖平檐,后经改进后用竹架模型,为顶尖斜檐,以便雨水流淌。现在三穗斗笠是粗竹片模型,内胎用篾丝,外胎与内胎之间铺棕丝、尖顶染黑,笠面涂桐油,造型美观大方,轻巧耐用,其特点是透风散热,不漏雨水,晴雨两用,深受人们喜爱,是广大农村和城镇民众必备的雨具。

清后期,瓦寨斗笠主要供应天柱、锦屏、岑巩、剑河、台江、镇远等邻县广大农村,多以瓦寨、八弓、岑松、农村市场销售为主,也有商户收购斗笠到邻县市场销售。

民国时期,三穗斗笠深受城镇群众喜爱,产品从乡村进入城市市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穗县从事编织斗笠多达110户,产量2.9万顶。民国三十三年(1944)9月,成立瓦寨篾业公会,斗笠产业纳入经济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三穗斗笠得到快速发展,斗笠由供销合作社收购。1951年,全县生产斗笠8万顶,总产值4.7万元。1953年,在瓦寨晓险、烧巴分别成立斗签生产合作小组。1955年7月组成斗笠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社办工业,厂址设瓦寨,当年政府贷款2.9万元扶持生产。斗笠社统收附近三穗斗笠(1988 年征集于三穗县瓦寨)一百多个村寨农民出售的细篾、篾胎、斗笠架子、棕片等进行加工生产。1958年至1965年间,三穗县编排《斗笠舞》《斗笠欢歌》等多次分赴锦屏、黎平、榕江、湖南洪江等巡回演出,斗笠知名度极大提高。1959年三穗斗笠作为贵州省特色工艺品向国庆10周年献礼,此后斗笠销售到北京、广州、河南等地。

20世纪70-80年代,斗笠进入国际市场。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将竹编斗笠作为国礼赠送。1973年在广州商品交易大会上,斗笠引起外商兴趣,1976年远销泰国、美国和法国。1978年,三穗(瓦寨)斗笠厂年产斗笠60万顶,总产值达72万元,利润1.9万元。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体斗签编织业兴起,三穗 (瓦寨)斗笠厂在商品竞争中、生产连年下降。1980年生产斗笠 15.14 万顶,1983年12.57万顶。1984年,三穗(瓦寨)斗笠厂解体,转为个体生产。同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三穗斗笠再次作为国礼赠送里根总统。

20世纪90年代,国家扶持乡镇企业和个体户,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达3904个,斗笠编织个体户有395 家,年产斗笠约40-50万顶。这时三穗(瓦寨)斗笠进行工艺改进,以生产实用性斗笠和装饰性相结合,生产出旅游斗笠产品,并编印有“中国斗笠”、“瓦寨斗笠”等字样,深受机关、企业和收藏家喜爱。

21世纪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制作斗笠出售成为农民致富的捷径,“一户一技能”使从事斗笠生产的人户更多。瓦寨名匠杨再和成立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改进生产方式,组织流水作业,采用机器破篾、上光和喷涂,提高工作效率,三穗斗笠年产达到30万顶。同时有组织地生产、收购、包装、经销斗笠,三穗斗笠获黔东南名创,多次参加省州“两会一展”。2006年6月20日,县经贸局组织三穗能工巧匠参加多彩贵州“两赛一会,瓦寨杨再和等4名选手获得“黔东南名匠”称号。2007年竹编工艺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三穗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竹编)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0年3月,《贵州画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三穗竹编——梦想织就的精美竹器》,详细介绍三穗(瓦寨)斗笠、美敏簸箕和三穗农贸市场竹器一条街等,提高三穗竹编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三穗县积极鼓励斗笠生产,并开展电商扶贫,斗笠生产量达到25万顶,产品远销西南市场和东南亚市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穗县将斗笠生产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瓦寨杨再乾在家里新房开设斗笠超市,鼓励贫困户参加斗笠编织培训,积极帮助拓展销售市场,主要销往天柱、剑河、施秉、黄平、凯里等县市农村一线群体。2022年,三穗县城和瓦寨街共有12户工商户收购斗笠,年销售20-30万顶,其中装饰性工艺斗笠(细笠)达300顶,主要为订单生产,销往广州、浙江、上海等高端文化群体。三穗斗笠主产区在现今瓦寨镇,过去是群众主要经济来源,现在也是瓦寨镇的特色产业。


国礼斗笠

斗笠象征寓意大致有四种。一是斗笠呈半圆形(圆锥形),可以遮阳蔽雨,它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被视为勤劳、质朴、诚实的象征。二是斗笠由经篾线和纬篾线编织而成,寓意秩序、坚韧、包容、共赢等文化内涵。三是过去只有特定人群才佩戴斗笠,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四是斗笠作为礼物,具有尊重、吉祥和安宁的寓意。为什么斗笠会成国国礼呢?

1949年至1950年,中美两国关系恶化,双方在朝鲜战场中兵戎相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裂痕加大,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同时美国意识到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在冷战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1971年10月26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表决通过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为中美两国建交奠定了坚实基础。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和会谈,达成了多项共识,并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对国际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破冰之旅”。访华结束,周恩来总理将斗笠作为国礼赠送尼克松总统,表达中国人民渴望安宁、热爱和平的愿望,也预示中美两国要在同一个蓝天下和平共处,包容共进,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繁荣稳定发展。

为了证实国礼斗笠是三穗斗笠,我们于2024年4月21日深入三穗县走访86岁的原三穗县经贸委财务股负责人游松柏,和原瓦寨斗笠厂厂长郑树荣(1986年病逝)之子郑世民(原县国土局办公室主任,现69岁)。游松柏说,当时是贵州省经贸委打电话到三穗县经贸委,要求及时生产几顶斗笠到省里去,但用于做什么不知道。郑世民回忆说,我记11岁那年,大约是9月份的一天中午,我从瓦寨小学放学回家,看到堂屋四方桌上放有2个红绸缎子包裹,我很好奇就打开来看,原来是两包斗笠,大的5个,小的5个,十分精美,黄灿灿的。刚好父亲从厨房出来,看到我打开了包裹,批评说,莫乱动,是送到北京去的。听父亲说,第二年春天,就有喜讯传来说,瓦寨斗笠被周总理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全厂职工万分激动。1984 年斗笠再次作为国礼赠送给访华的美国里根总统。


斗笠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姑娘居住在竹林边,聪明伶俐,擅长竹编工艺。对面山麓住着一位英俊帅气的小伙子,家有沃田千亩,勤劳善良。一天姑娘与小伙相遇,互生爱慕。之后,两人经常在竹楼相见,互诉衷肠。有一天下午,小伙正要离别回家,突然下起了雨,且雨越下越大,怎么回家呢?姑娘和小伙只得在竹楼廓道叹气。忽然小伙子看到竹楼旁有一株芭蕉树,于是摘了一片芭蕉叶,告别姑娘在雨中快步穿行。然而,此后一连十多天不见小伙到竹楼来,姑娘十分着急和思念,打听才得知是那天大雨淋湿过后,小伙生了一场大病。姑娘很心疼更加自责。为了让小伙及更多的人不再因雨淋生病,姑娘决定想办法做一顶遮雨的帽子。她想到了很多可能,但都被自己否定了。但又心急,一天夜里,姑娘怎么也睡不着,她回想小伙用芭蕉当雨具的场景,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第二天,聪明的姑娘去竹林砍了一捆箬竹,破成竹片竹篾,用较粗的箬竹做成一个簸箕大小的圆圈,再用竹片围绕竹圈横竖编织,然后用芭蕉叶铺在竹圈篾片上,又用细篾缝好,做成了竹叶帽子。她顶着在太阳下,能遮挡阳光,她想能不能挡雨呢?刚好第二天下雨了,她迫不急待地顶着竹帽在雨中行走,果然能挡雨,姑娘高兴极了。不一会,大雨倾盆,竹帽仍然漏雨。姑娘又思考改进,于是将帽子做成斗形,又用竹篾编织一个小篾圈固定附着在竹圈下面,再用麻线系在小篾圈上,这样戴上它,就可以把手解放出来,行走也方便,也不易被大风吹跑。

姑娘试制试验多次后,制作成现代用斗笠雏形,决定带着竹帽去看望小伙,要给她惊喜。可是小伙病重治愈无效而亡,姑娘悲疼欲绝,于是将竹帽盖在小伙坟上垒土,让竹帽代表自己永远陪伴小伙。姑娘自己则隐居竹海。


(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馆长 胡祖艳)

 

传真:0855-8061500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 (16:30停止入场,节假日不休),周一闭馆维护(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咨询热线:

0855-8068089

黔ICP备18009812号-1

建议您使用IE9及以上版本、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