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剪纸《姜央合磨》
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门传统民间装饰工艺。一把剪刀,一张纸,在剪纸艺人手中演绎不同故事。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现有馆藏剪纸共计146件套,以本地区苗族剪纸为主,包括衣袖纹样剪纸、饰袖纹样剪纸、衣身纹样剪纸、围腰纹样剪纸等。苗族剪纸主要是为苗族服饰刺绣提供纹样底稿,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每一幅剪纸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向人们展示着苗族的历史和生活。
《姜央合磨》是一幅组合纹样的肩袖纹样剪纸,长26.5厘米,宽22.5厘米,呈现的是苗族远古神话《兄妹成婚》的故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姜文英的代表作品。
传说洪水滔天后,地上的人都被淹死,只有姜央兄妹躲藏在葫芦里得以生存。劫后余生,全天下唯存兄妹俩,满世界难觅夫妻伴,要想繁衍人类只有兄妹成婚,但这又违背传统伦理。妹妹提出哥哥必须做到三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是“断竹再接”,二是“滚磨合扇”,三是“河水倒流”,只要做到这三件事,说明是老天同意兄妹成亲,才能破除妹妹心魔,接受这违背传统伦理的事实。
该幅剪纸为其中一个情节“滚磨合扇”:姜央提前准备好两副石磨,一副合好放在山脚,一副分开由姜央和阿妹背着到山顶朝不同方向往下滚,然后姜央带着阿妹找到事先放好的那副石磨,完成了阿妹提出的要求,表明是天意所使。剪纸艺人为了扩大画面意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呈现在同一画面上,大胆又巧妙地把整个画面分为三个部分来表现三个不同的情节。上部分为母亲与姜央砍树、妹妹踩碓的生活场景,中间部分是母亲怀抱幼年姜央,下部分为主体部分滚磨,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兄妹成婚这一远古神话传说。
苗族剪纸不仅仅是苗族妇女美化生活的途径和手段,更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象化载体。通过剪纸,世人可以大概了解到苗族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其中动人曲折的故事梗概。当然,苗族剪纸图案所反映的并不一定是真实具体的史实,亦有可能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片段的一种朦胧记忆,凝聚着苗族人的情感、期望、崇拜和信仰,记录着过去的历史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