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变化社会中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未来大揭秘,点击了解↓
5月16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州民族博物馆、州文化馆在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的指导下,在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州文物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协助下,以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为遵循,紧扣“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正式启动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上午,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黔东南州主会场启动仪式在州文化馆文化剧场举行。州民族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胡祖艳主持仪式,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玉国致辞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幕。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玉国强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连接,各博物馆既要深扎传统文化的土壤,也要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文物、文化遗产注入生命力。
随后,沉浸式民族服饰展演《黔衣新尚》震撼上演,300余名观众观看展演。展演以“生命树”“衣魂千年”“未来之裳”三个篇章,通过表演者肢体语言与光影艺术的交织,展现传统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美学的创新融合,生动诠释生命与服饰文化的共生共长,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直击心灵的文化体验。展演共展出州民族博物馆馆藏民族传统服饰20套,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服装设计专业师生设计的创新民族服饰20套,其表演者均来自州文化馆馆办团队、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学院,这不仅是州民族博物馆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成为文化传承推动者的重要体现。
在民族服饰展演活动同时,场外还设置了知识问答盲盒互动环节,让大众“揣”着盲盒观展,“带”着答案来兑体验“绿卡”,现场体验非遗手工竹编和香包制作。青少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开盲盒答题互动环节,现场氛围浓厚,惊喜连连。在线上,全程直播带领观众走进展演活动的台前幕后,“云”体验竹编和香包制作等,近三千人在线“围观”。
下午,“馆际协作 共向未来——黔东南州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州文化馆多功能厅召开。全州文物文化单位代表、凯里学院专家及州民族博物馆理事围绕“博物馆如何在时代浪潮中守护文化根脉、推动创新发展”展开研讨。会议强调,各县(市)、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坚守文物安全底线,支持建立文博人才库,加强文物征集与基础研究,深化馆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等,以“活态叙事”讲好民族文化故事,推动苗侗文化“走出去”。
此次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黔东南州主会场活动以“资源整合、全域联动、跨界融合”为路径,探索构建新时代文博事业发展的新生态。州民族博物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凝聚多方智慧和力量,让文物活起来,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与服务,让“很古朴也很时尚”苗侗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的光彩,为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贡献“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智慧”!